重构“六段”基金矩阵 成都高新区全周期资本支持体系成形
仅仅90天的时间,成都高新区就将最近发布的资助资金、种子基金的政策快速落地,构建起了完善的早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并将天使基金总规模增加至150亿元。
10月18日,2024中国成都“金熊猫”天使投资生态大会在成都高新区举行。在本次大会上,成都高新区完成了首批资助项目和种子项目签约,总共支持50个科技成果项目转化;同时,又与6家基金管理人(GP)集中签约,规模17亿元。
今年7月,成都高新区重磅发布了涵盖“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致力于提供“重点产业全覆盖,服务生命全周期”的资本赋能支持。目前,成都高新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已合作组建基金124支、总规模2655亿元。
精准匹配项目不同阶段投融资需求 重构基金体系
科技成果转化率比较低成为制约科技创新的一个瓶颈,如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成为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的重要课题。
“我们国家每年专利申请数量非常多,但是真正能够形成科技成果的转化率非常低。这个问题出现在哪里呢?很大程度上是目前国内对于科技成果转化需要的比较完善的链条没有完全畅通,对于整个生态体系的建设其实也没有真正的盘活。”母基金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水木资本合伙人王爽表示。
她认为,其中关键之一就是资金投入问题,现在即使好项目也面临融资难。科技创新具有长周期和不确定性的特点,很多追求确定性回报的金融资本出手投资是谨慎的。最近几年随着国家鼓励投早投小,各地设立了很多天使母基金和天使子基金,但对于全国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的融资需求来说这个体量完全不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鼓励和规范发展天使投资、风险投资、私募股权投资,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基金作用,发展耐心资本。同时,构建同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完善长期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的支持政策;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建立科技保险政策体系;提高外资在华开展股权投资、风险投资便利性。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都高新区系统重构了全生命周期的资本支持服务体系,精准匹配项目创新成长不同阶段投融资需求,进一步强化投早、投小、投资未来产业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于今年7月25日发布“资助—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的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
其中,“资助资金”不计权益支持高校院所创新项目开展概念验证、小试、中试等成果转化工作,由财政首期设立不低于1亿元资助资金(5年累计15亿元),每年支持150个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在成都高新区“就近就地、应转尽转”;“种子基金”聚焦高端人才、创新创业团队、优秀大学生创业团队等,首年新设2亿元种子基金,未来每年增加2亿元投资,5年累计投资30亿元,助力100个创新团队以公司形式启动产业化、商业化进程,并为创始团队设置原价回购机制,比例最高可达到80%;“天使基金”通过优化返投认定条款、设置分档让利机制等,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创新能力强的初创期科技型企业。每年投资不低于15亿元,每年支持企业不低于50家。
资助资金、种子基金和天使投资是成都高新区新的基金体系中的创新和亮点,也是成都高新区构建起的完善的早期资本支持体系,为了推动资助资金、种子基金快速落地,成都高新区还建立了成果转化资助平台、种子基金服务平台。
“成都高新区构建了‘战略平台—转化平台—专业化科技园区—创新生态’产业科技创新体系,资助资金和种子基金就是围绕其中的战略平台、转化平台,每年计划通过资金支持250个创新成果走出‘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走进市场”。成都高新区科技创新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北京大学成都前沿交叉生物技术研究院院长助理傅晓燕表示,成都高新区形成了系列的资助、种子、天使梯度的支持,作为成果方,我们在每个节点都能得到合理资金的支持,这对让重大的发现变成颠覆性技术最后形成链条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国家每年都有很大的科研项目投入形成重大科研成果,通过每一个关键链条有效资金的支持,可以把它最终变成现实生产力。
在成都高新区早期资本支持体系中,种子基金两个80%(即80%让利、80%容亏)的鲜明特点备受社会关注。据介绍,80%让利是允许科技团队3年内以原价回购80%股权,解决了初创团队估值高的“痛点”,缩短投资谈判时间,同时保证了科技团队控制权不被稀释。80%容亏是允许种子基金管理人出现不高于80%的投资损失,解决国有资金在高风险的早期投资领域“不敢投、谨慎投”的难题。这样的顶层设计赋予了种子基金运行的灵活性,让科技成果“应投尽投”推动“金种子”项目“铺天盖地”。
对此,王爽表示,科技成果转化长周期的投入对于资本来讲有很大风险,这也涉及到风险共担机制的建设以及容错的问题。成都高新区在风险共担机制方面有比较完善的探索,从全国来看,把对风险的容忍度设定明确的标准,甚至最高可以达到80%的地区是非常少的。
按照生命周期来看,越在早期投资失败的概率就越大,因此,在国资股权投资基金中,容错机制就尤为重要。6月1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促进创业投资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优化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管理,改革完善基金考核、容错免责机制,健全绩效评价制度。系统研究解决政府出资的创业投资基金集中到期退出问题。”“落实和完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制度。健全符合创业投资行业特点和发展规律的国资创业投资管理体制和尽职合规责任豁免机制,探索对国资创业投资机构按照整个基金生命周期进行考核。”
成都高新区将种子基金容亏标准明确到80%,这在全国具有开创性,而全国各地也在纷纷提高容亏标准。比如,湖北省规定,省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对省内科创天使类投资根据政策目标完成情况给予最高100%收益让渡,科创天使投资损失容忍率提高至50%;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更将天使投资基金的容亏率提高到80%。
成都高新区对早期资本支持体系的创新和完善,有力地推动了科研成果的转化,加快向现实生产力发展进程。
成都高新区企业元测信息技术(成都)有限公司主要从事通信测试仪器仪表的设计、研发与制造,有望在6G、卫星互联网时代,成为我国突破国外垄断、实现通讯系统里高端电子专用仪器仪表自主可控的民营公司。今年7月,天使基金二期联合策源资本、创新工场向元测科技合计增资2500万元,投资完成后,有效加快了其产品研发进程,卫星通信协议栈软件产品转入供货环节,5G系统模拟器完成射频板设计、硬件结构设计和软件设计工作,即将开始各类板卡投板制作及软件开发。
除了早期资本支持体系,成都高新区加速组建“创投基金”、聚力打造“产投基金”、推动设立“并购基金”。
“创投基金”聚焦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等,持续加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投资,每年投资不低于20亿元,加速30个高能级项目快速成长,将重点发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重点细分赛道;“产投基金”聚焦主导产业进行重点投资,每年以不低于30亿元重点投向20家核心企业。深挖主导产业链上下游关键环节,围绕“链主”企业和核心节点型项目重点布局,实现政府产业部门为招引项目提供定制化、多元化的落地服务方案,构建产业与资本互利共赢的良性生态;“并购基金”聚焦区内有并购意向的上市公司、链主企业,服务有被并购意向的优秀创新项目和有退出需求的资本,围绕公司主营业务或产业链上下游进行并购重组,助力被投企业加速登陆资本市场以及区域上市公司、链主企业做大做强。
目前来看,产业基金已经显示出明显成效。成都高新区于2022年启动了5年3000亿的产业基金组建计划,成立专门的资本集团策源资本,作为成都高新区重点打造的产业投资平台。截至目前,策源资本参与组建产业基金超1600亿元,合作基金投资项目超350个,投资金额超200亿元;自主管理基金规模超200亿元,直接投资项目超70个,直接投资金额超110亿元。
“重构后的基金体系在推进政策性和市场化投资上双轮驱动,在强化政府部门深度服务的同时,实现市场化资源高效配置。此外,我们对各类投资基金明确了亏损容忍的尺度,种子、天使、创投、产投、并购基金等政策性基金的容亏率从80%到30%进行设置,市场化基金的容亏率设置为20%,建立了全国范围内容忍度较高的容亏尺度,为国有企业松绑赋能。”成都高新区国资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扩大天使投资“朋友圈” 培育产业投资生态
此次大会上,成都高新区与英诺天使、合力投资、磐霖资本、盈创泰富、国泰创投、祥峰投资等6家基金管理人(GP)集中签约,规模17亿元。该批子基金将聚焦新能源、细胞与基因治疗、机器人、人工智能等领域,以高精尖企业应投尽投为目标,加快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截至目前,天使母基金累计决策合作子基金27支、总规模达150亿元,基本实现国内头部前20强早期创投机构合作全覆盖。
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成立于2022年,目标规模是100亿元,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政策性天使母基金,首创“特长生”“高考生”“保送生”分类遴选机制,以出资比例高、地域限制少、投资弹性足、返投认定活、激励力度强等特点广泛吸引全国优质早期投资机构合作。
“成都高新区的资助资金、种子基金和天使母基金对硬科技初创企业的成长提供了重要支持。未来,我们将与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紧密合作,将种子基金作为我们的重要项目来源,共同助力企业在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突破。”本次签约基金代表国泰创投管理合伙人杨保宁表示。
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充分发挥了市场资源配置作用和财政资金引导放大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成都高新区种子期、初创期科技型企业,引育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激发创新创业创投活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清科研究中心副总经理张磊表示,成都高新区实际上对发展耐心资本已经具备了非常多的条件,不管是全生命周期、考核处理方式都是非常好的探索。后续可以围绕耐心资本整个生态体系做一个构建,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体系和方式能够把成都高新区早期投资体系打造成一个国资耐心资本的标杆。
在本次活动上,成都高新区还发布了天使母基金第五批集中征集榜单,公开遴选“院所”基金、“链主”基金和专业化科技园区基金。未来,成都高新区将持续做大天使基金集群规模,通过大出资比例、灵活投资策略和大幅度让利等开放优厚政策吸引机构合作,扩大天使投资“朋友圈”。
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从2022年开始合作首批子基金,2023年与多家生态伙伴签约共同构建多元合作的基金生态。今年,成都高新区打造天使投资生态2.0版本,持续推进有体系的科技成果转化,初步形成“金种子”项目汇集、转化培育政策完善、早期耐心资本齐备、产业基金实力雄厚的天使投资生态。数据显示,2023年共有176家(次)科创企业获得各类股权融资,获投企业数量三年增长3倍。
母基金研究中心联合创始人、水木资本合伙人王爽谈到,天使投资其实不仅仅只是投资,更多发挥的是资源的链接者和整合者作用。像成都高新区天使母基金有和新研机构、科研机构合作,成都高新区也成立了天使投资协会整合地区内行业生态和资源,这个赋能可以说是既有投前,也有投中和投后。现在2.0版本可能更多进化到由创新生态驱动做天使投资,它并不仅仅涉及到对项目财务性的投资,还涉及到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包括对一些企业培育项目孵化等,这也是未来各地天使母基金发展的趋势。
目前,成都高新区已汇聚国家级、省级人才1100余人,各类人才超80万人,国家级科技创新平台67家,已建、在建中试平台覆盖70%制造业重点产业链,正在加快打造天府绛溪实验室、天府锦城实验室(前沿医学中心)、北大成都研究院、芯华创新中心、岷山研究院等新型研发机构,孵化培育海量“金种子”项目,为创新资本提供源源不断的优质项目。
为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成都高新区实施“中试跨越行动计划”,聚焦需求端和供给端打造中试平台,形成智慧场景、发布城市机会清单,推进“中试+孵化”加快初创成果产品化,并通过“四派人才”等各类政策为“金种子”成长为“参天大树”提供持续培育服务和支持。
截至目前,成都高新区全生命周期资本支持服务体系总规模超过2600亿元。成都高新区计划到明年形成3000亿元的产业基金规模,每年支持300个项目,用5年时间打造万亿级高端制造业产业集群,将成都高新区建设成为全国投资机构聚集的热土、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的高地。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