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痛点、优进优出、拓展增量 海关总署推出十六条稳外贸新举措
海关总署《进一步优化口岸营商环境 促进企业通关便利十六条措施》5日对外发布。一系列新举措解决哪些难点痛点?怎样扩大进口促进出口?如何拓展外贸发展增量?海关总署综合业务司副司长林少滨在当天举行的媒体吹风会上对相关情况进行了介绍。
“政策措施好不好,企业感受是关键。”林少滨说,通过前期调研,总体看,企业关注的痛点和难点主要集中在降成本、提效能方面。针对这一诉求,此次推出很多相应的措施。
在降成本方面,十六条措施明确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税收优惠、降低运营成本。比如积极推动地方做好启运港退税试点范围扩大后的落地实施工作,让符合条件的企业及时享受政策红利;在提效能方面,支持在毗邻口岸的综合保税区设立前置货站,可以提升航空货物进出口效率;推广实施企业核查领域“企业自查结果认可模式”改革,可以减少对守信企业正常生产运营的干预……这些增加便利、增进服务、增强活力的措施有助于企业稳预期、拓市场、提信心。
围绕扩大进口,十六条措施明确要通过拓展来源、畅通渠道、服务平台建设,丰富国内市场供给,让世界分享中国大市场的红利。
比如,在进口优质农食产品方面,提出加快水产品、乳品等民生产品的准入进程;针对能矿等大宗商品进口,重点推出稳步扩大进口矿产品目的地检验范围,稳妥推进进口铜精矿“保税混矿”试点。此外,积极支持扩大国际通程航班和国际航班国内段业务开通范围,推进“智慧旅检”建设,进一步优化旅客通关体验,便利企业商务人员跨境往来,服务大家更好做好进口这门生意。
聚焦产品“走出去”、支持外贸企业拓展国际市场,16条措施也作出相应安排。比如海关将加大对外磋商和出口企业对外注册推荐力度,同时在设施建设、卫生控制、原料验收、自检自控等关键环节为企业提供专业指导,帮助有意向的企业勇闯国际市场等。
林少滨说,十六条措施中,针对新业态新模式的新特点,海关继续扩大跨境电商零售出口、网购保税零售进口跨关区退货试点范围,全面推广跨境电商税款担保电子化,进一步解决企业关注的跨关区退货难题,帮助企业降低税款担保成本,激发跨境电商发展活力。
针对地方政府、外贸企业关注的保税维修、保税再制造等“保税+”业务,将推动进一步拓展保税维修业务范围,支持飞机、船舶等设备开展保税维修业务;试点在综合保税区内开展汽车发动机、变速箱等产品保税再制造等,进一步释放综合保税区创新活力。
此外,边境贸易作为我国对外贸易的有益补充,在促进兴边富民、增强民族团结、巩固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十六条措施提出,进一步加大对边境贸易的支持力度,积极推动完善边民互市贸易管理政策措施,优化边民互市贸易管理系统,支持边民互市贸易进口商品落地加工,促进互市贸易多元化发展。
免责声明:本文章由会员“极目新闻”发布如果文章侵权,请联系我们处理,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请于本站联系